他19歲遠涉重洋,只身投奔在荷蘭打拼的祖父。4年后祖父撒手人寰,他接手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的中餐館,靠借錢和銀行貸款奮發圖強,15年后把這家中餐館發展成為有15家分店、在荷蘭有較大影響力的“北京酒樓”餐飲集團。他愛國戀鄉,醉心慈善,25年間共捐款479萬元(其中個人捐款324萬元,以他為首的家族捐款155萬元),受到家鄉群眾和旅荷華人的交口贊譽。他便是旅荷僑領董賢構。
艱難創業路 感悟懷慈心
1968年,董賢構漂洋過海來到其祖父位于荷蘭霍利哈姆的“中國酒樓”當勤雜工。由于祖父年事較高,經營手段落后,菜品更新跟不上,加上店面位置偏僻,餐館經營日見困難,出現了虧損,到1972年祖父撒手西歸、董賢構接手時,餐館已債臺高筑。
在進退兩難面前,董賢構思慮再三,毅然選擇繼續經營中餐館,并另辟蹊徑,在荷蘭第二大城市——海牙市衛星城卡特維克鬧市地段開出一家“北京酒樓”。為此,他到處跟親戚朋友借錢,向銀行貸款,開啟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創業路。
1980年開始,北京酒樓營業額逐年上升,獲利漸多。1991年開始,董賢構還清了所有借款和貸款。之后,他在荷蘭其他城市又陸續開出了15家中餐館,經濟狀況越來越好。到2000年8月,形成了以北京酒樓為核心的中式餐飲集團,成為在瑞安旅荷華僑中具有較強經濟實力、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企業。
面對事業上的成功,董賢構沒有飄飄然。他深深懂得,自己能夠一路披荊斬棘,順利闖過道道難關,離不開眾多親朋好友的鼎力相助,離不開家鄉同胞的吶喊鼓勁。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自己富有了,應該多幫助別人,把自己的力量貢獻出去。從此,感恩情懷在他心中集聚,慈懷善舉成為他自覺行動。
悠悠桑梓情 拳拳赤子心
家是常年奔波在外的游子期盼回歸的地方。董賢構常說:“我在瑞安長大,忘不掉老家的山山水水,忘不掉一起長大的朋友?!彪m然身在國外,他的心依然在國內。20世紀80年代起,他每年都要回國走走看看,慰藉思鄉之情。祖國發生洪澇災害或家鄉公益事業需要捐款,他總是第一時間施以援手,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馬嶼鎮上鄭村是他的出生和成長之地,他牽掛最多。1990年初,銀行的貸款尚未還清,手頭比較緊,恰在這時村里修筑通往56省道(現為322國道)水泥路,資金有缺口,董賢構沒有一絲猶豫,拿出了5.5萬元表達自己心意;1995年,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在上鄭鋪開,他捐資2.5萬元;2000年,上鄭興建村級公益項目,他拿出32萬元,確保了工程如期完成;2005年,上鄭村建晚年宮資金不足,村里打電話向他說明情況,他捐了20萬元;同年10月,村里要在村口建造牌樓和涼亭,他主動將工程費用攬在自己名下,共計支付工程款38萬元。
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他得知消息后,發動董氏家族成員賑災,共捐善款70萬元;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以他為首的董氏家族捐款30萬元。遼寧省四平市中學修建校舍資金不足向他求助,他代表董氏家族捐了25萬元。為支持瑞安教育事業發展,他擔任瑞安旅荷教育基金會長后,分別于2006、2007和2008年向瑞安教育基金會捐款30萬元。
僑領有擔當 厚德人欽敬
僑團是海外華僑的娘家,僑民在工作生活中碰到問題,一般會找僑團的僑領幫忙解決。2001年7月開始,董賢構被選為中國旅荷華僑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和第九屆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副主席。十幾年間,他幫助旅荷華僑解決了大量的民事糾紛、企業債務、司法訴訟和銀行貸款等民生問題,先后接待100多批(次)國內地方政府考察團來荷考察調研,并幫忙聯系考察對象、提供考察情況、做好考察服務等。
旅荷期間,董賢構看到旅荷華僑子女只能接受西式教育,致使孩子們國語漸失、國文漸弱、中國觀念漸淡。于是他在僑領中呼吁成立旅荷華僑中文學校,幫助下一代重構中國元素,重建中國基礎文化,強本固基,保證旅荷華僑傳承中國文化。
這個建議得到當地僑領一致贊同。1997年,荷蘭華僑總會在海牙市開辦中文學校,免費招收華僑適齡兒童入校學習。學校設置小學六個年級,1至6年級各設1個班,課程內容跟國內學?;疽粯?,教材委托中國駐荷大使館從國內購買,使用國內統一的義務制教育課本,教師從旅荷華人中選拔,所有經費由校董們資助。
25年來,這所學校的學生年均保持在200名以上,擁有16名教師。作為校董的董賢構從學校開辦到2015年去世,每年給學校資助2萬元荷蘭盾(后改用歐元支付),共資助折合人民幣150萬元以上。2004至2014年間,他擔任學校主席(校長)期間,把大量的心血傾注在學校發展上,為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確保學校正規有序運行。
董賢構生前常給家人講,人在有能力的時候,要多做善事好事,給有困難的人以幫助,給有需要的人以支持。每每看到受助人臉上綻放的喜悅和笑容,他會從心底里感到高興。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抵如此。
【人物名片】
董賢構(1949-2015),瑞安馬嶼人,1968年出國到荷蘭霍利哈姆“中國酒樓”打工,1972年在海牙市創辦“北京酒樓”,2005年被選為旅荷華僑瑞安教育基金共同會長,2001年被選為旅荷華僑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04年任第九屆全荷華人社團聯合會副主席,2004至2014年擔任海牙中文學校主席(校長)。